全国著名的食用菌专业网站 ENGLISH加入收藏  | 首页  

全国优良菌种供应中心
全国食用菌技术培训中心
食用菌著名专家朱斗锡
羊肚菌专家朱斗锡教授 浏览次数: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创史人、发明人朱斗锡教授
  
羊肚菌是一种非常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属于菌中之王。羊肚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每公斤4000——6000元,羊肚菌主要是出口西欧国家,需求量非常之大。
    羊肚菌主要野生于大山区森林之中,一年只长一次,产量很少,采集困难,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朱斗锡教授,从1972年就开始从事食用菌研究,在生产第一线栽培各种食用菌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专家。
     1985年在一位朋友——香港刘铁纯先生的帮助下开始研究羊肚菌,成为我国最早研究羊肚菌的专家,朱斗锡教授经过7年数百次的羊肚菌分离、驯化和栽培试验,终于在1992年首次取得羊肚菌人工栽培成功,1993年朱斗锡教授在香港国际学术会上作关于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报告,引起国际上的轰动,这是人类第一次把羊肚菌栽培成功。
    过去世界上很多科学家早就预言:“羊肚菌人工栽培是一个禁区,不可能人工栽培成功”,然而朱斗锡教授不相信这一切,抱着好奇的心态亲自试一试,结果在7年后的1992年取得了成功。目前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专利号:ZL 00112812.4;二、《羊肚菌室内工厂化栽培方法》,专利号:ZL 200610076953.1;获国际金奖、国家金奖、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
    朱斗锡教授在1992年首次栽培成功后,1994年栽培了30多亩,只有部分出菇产量较低,为了实现羊肚菌的高产稳产,每年都在不断地进行菌种改进和栽培技术改进。奇怪的是羊肚菌一直出菇稳定性较差,每第一年小面积栽培出菇很好,第二年采用同样的菌种、同样的原材料和方法就会不出菇或出菇很少,这种出菇不稳定现象对商业化栽培羊肚菌和技术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在1999年栽培的两亩羊肚菌长势很好,亩产羊肚菌鲜品达到200公斤。2000年就大胆栽培了1200亩,结果那一年只收了几朵,仅这一次亏损就达350多万元。2001年不甘心失败又种了50亩,也没有出菇。2002年试栽30亩只长了几朵,2003年又试栽20亩也没有出菇。2004年又试栽培5亩只长出几朵。
     2006年大田栽培羊肚菌5亩,最高亩产200斤,最低的亩产30斤,平均每亩产量60斤。2007年大田栽培羊肚菌10亩,最高亩产量250斤,最低的亩产50斤,平均亩产80斤。2008年大田栽培羊肚菌50亩,最高亩产360斤,最低亩产80斤,平均亩产120斤。
    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共花资金达580多万元,这种在野外大田栽培还存在“靠天吃饭”,其主要因素是栽培后的管理技术或者是在出菇时出现干旱影响出菇。随着技术在不断更新、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虽然目前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栽培,技术已经成熟,但在野外大田栽培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目前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 200910002365.7),2009年3月20日,法国专家及客商Christophe Perchat先生等一行四人来到中国考察,看到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正在生长的羊肚菌非常高兴,他们认为羊肚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首创,并出资购买这项专利。
    朱斗锡教授认为,羊肚菌人工栽培唯一的出路还在于工厂化栽培,但工厂化栽培羊肚菌的技术难度很大,必须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生殖生长条件,这不仅要满足营养生理发育的需要,还要满足生殖生长方面的需要,于是朱斗锡教授加紧在工厂化栽培方面的研究,做了许多突破性的工作,截止2008年朱斗锡教授对羊肚菌的野外栽培和工厂化栽培研究时间已长达23年之久,是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具有权威的专家。
    神奇的羊肚菌,隐藏着许多奥秘,导致了漫长的研究,也磨练了朱斗锡教授的坚强意志,目前正在加紧羊肚菌的高产稳产栽培研究,特别是在加紧工厂化栽培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使羊肚菌工厂化栽培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        报道

朱斗锡教授获得羊肚菌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  

专利号码

 

 

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发明专利 ZL 93115364.6)1993年

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发明专利 ZL 00112812.42000 年    

羊肚菌室内栽培方法  

发明专利 ZL 20061007695312006

野生羊肚菌商业化栽培新方法

发明专利 ZL 20091000236572009

朱斗锡教授发表的羊肚菌论文

序号 论文及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及时间

1

羊肚菌栽培后的管理要点

江苏食用菌,1993(5)

2

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环境研究

中国食用菌,1993(6):20

3

羊肚菌栽培失败原因探讨

浙江食用菌,19942

4

羊肚菌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技术研究

江苏食用菌,19943):18

5

羊肚菌采收加工方法

浙江食用菌 19964):16

6

羊肚菌菌种制作   

浙江食用菌 19974):31

7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浙江食用菌 19975

8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中国食用菌市场报  19983):2

9

羊肚菌栽培后的管理要点 

中国技术市场报  199811215

10

The initial report to Morchella Esculenta production in industrialization

Science and 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1998 10):55

11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食用菌市场报,20005):4

12

怎样获得羊肚菌优良菌种 

农家科技   2000913

13

怎样获得羊肚菌优良菌种

中国技术市场报  200011256

14

功能食品——羊肚菌

中国技术市场报  20013248

15

神秘的羊肚菌 

中国技术市场报  2001728 8

16

羊肚菌的生理探秘 

中国技术市场报   20018

17

羊肚菌的生长特性与环境条件  

中国技术市场报  20034268

18

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中国食用菌 2008(4):3—5

19

羊肚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良品种选育

中国食用菌 2008(6):15—17

20

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的探讨

《浙江食用菌》2010年第1期:43—44

欢迎您到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来! 返回首页
中国食用菌网站  Edible Fungi of China  (Mushrooms)   版权所有 抄袭必究 
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Mianyang Edible Fung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地址:绵阳市红星街48号         邮   编:621000       邮箱:mysyj@126.com
电话: 0816—2217324    0816—2212676            (电话联系时间:上班 星期一 至 星期五)
所长:朱斗锡 (著名专家 )              (上午:8:30—12:00    下午:2:30—6:00)


本站链接图片

网站国家备案号:<%=SiteIcp%>